《青春派》:每个人的那道坎
第一眼看《青春派》是很有趣的,每个人的高考生涯在不尽相同的状态下都有着相似的东西,同属于荷尔蒙涌动的生理期,属于那些可能的年少轻狂,也是时间留给每一个人的记忆素材,个中滋味万千,却各自精彩着告诉成人:我们的年轻,就是你们的过往。第二眼看《青春派》,无聊与无趣在不经意间袭来,尽管影片最终并未使愉悦的观看体验彻底沦为鸡肋,但一种混杂着各色挪用后产生的怪味,并无多大余味,怪只怪,这年头青春越来越廉价。 我清楚的记得很多影视名人推荐视频里的诚恳,也记得影片预告中疯狂混搭的喜剧效果。《青春派》并没有《致青春》《中国合伙人》那样正襟危坐解剖成长的大野心,也没有《初恋未满》《甜蜜十八岁》那样专注情感维度并一路到底,但却有着“派”这个字眼的青涩与暧昧。《美国派》是好莱坞厕所青春片的代表,尽管下限偏低,但成长线条梳理出来了,也就成了。《青春派》则在试图罗列青春期性冲动所致的种种出位行为时,倚靠高考这个核心事件为各个主要角色立个性,塑形象,试图自由表达。但可惜的是,高考是神圣的,尽管有英语老师揶揄一般的翻译说明这样的小细节存在,高考始终以其崇高的威望成为无论现实中还是影片里几代人心里的那道坎。 除了主角居然同学,其余大部分角色的脸谱化是影片最能体现国产电影近年来越来越风靡的重形式轻叙事弱点的典型。短短的90分钟需要呈现一年里超过六个角色的经历不容易,除却男主角最终给未遂的初恋致电贺新年时的那份坦然尚算水到渠成,其余大部分角色始终欠了一口气。好在包括秦海璐在内的绝大多数演员始终真诚,就算学生演员时而生硬时而过火,我们终能在编剧散布在影片各处的笑料下忽略这些不成熟。 《青春派》没能提供一个严谨的剧本以彰显属于青春期的专利个性,虽然开端和结尾同为毕业照时间,虽然故事横跨一年最终顺利剑指高考,但居然同学失败的初恋和他周围男生萌动的春心又占据了影片大部分篇幅,这种口号式的主旋律与自由化的情感潮混搭下最终的效果是:你满心欢喜的看完电影,却在散场后未必有兴趣咀嚼一下惊艳出场的侯孝贤为何只是画了个不规则的园。好在影片处处与时俱进,在大量现代化且不伤大雅的笑料下可看性很强。全片可能被观众谈论的除了居然同学的外化性格形象,还有就是类比于片中高考的“当初我考的时候怎样怎样如此这般”。但精彩的小段落却未能成就叙事的连贯,剪辑的干涩也未能达成应有的情感冲击力,就像很多走过高考时光的人一样,过了这道坎,人们更多愿意的是回味课堂课件的琐碎,而不是高考本身。规则限制,最终让《青春派》这道题不得不符合某些规章制度,以达到全国传播的可能性。 看电影的,在《青春派》中可以找到人生中情感的坎,成长的坎;拍电影的,尝试了在游戏规则下尽可能让电影的代入感与可看性保持在一定水平线上,而似乎这规则也是个坎,而且可能是道过不去的坎。好在只要你足够温和,只要你是或者曾经是高考大军中的一员,《青春派》就是可以一看的电影,没有启示,没有教条,但其呈现的,正好是属于每个人的那道坎。 麦童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最期待的是《碟中谍5》 说不定在中学时候,有那么一个人一直不着声色的关注着我们。。。 说不定在中学时候,有那么一个人一直不着声色的关注着我们。。。 写的真好,这本电影我也很喜欢~ 论坛是我家,维护靠大家,谢谢楼主分享